<尚书>记录了谁及弟子的言行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8 05:21:08

尚书不是记录某人言行的书,

尚书,原称“书经”,也可单称作“书”,之所以叫尚书始自唐代孔颖达等撰写的《尚书正义》,取“上代以来之书”的意思,也就是说尚书的意思其实就是“上书”。

尚书,是一部中国上古史。成书于春秋时期,编订者是孔子。是四书五经中的“五经”之一。

尚书,分虞(尧)、夏、商、周四书,共58篇,各有篇名,但现存的全文仅有29篇。

尚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:1、关于尧、舜、禹、皋陶、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;2、周朝建国初期的历史文献,主要是反映周公旦活动的资料;3、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,所属时代不同,各篇只涉及某一个事件,跟其他篇章没有直接的关联。